提到公摊面积,几乎每个购房者都有一肚子的抱怨——花了100平米的钱,却只买到一个70平米左右的房!
关于公摊面积,开发商会告诉你:购买的商品房销售面积(建筑面积)=套内建筑面积+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(“公摊面积”)!
但是据了解,国际上基本都是按套内建筑面积甚至使用面积(套内建筑面积减去套内柱子和墙体面积所得)来计价的。
如此看来,公摊面积并不合理,也不符合国际惯例。那么这种做法到底是怎么产生的?又如何得到广泛的执行?以后还能够取消吗?
1、“史上*牛公摊”,只有不到一半面积能住!
建筑面积,包括房屋的使用面积(或称可用面积)、墙体和柱体的占地面积、楼梯走道面积,以及其他公摊面积。
“公摊”的内容,包括以下两大部分:
名列前茅部分包括:电梯井、管道井、楼梯间、垃圾道、变电室、设备间、公共门厅、过道、地下室、值班警卫室等,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;
第2部分包括:楼宇(套)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分隔,以及外墙(包括山墙)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%。
对普通的购房者来说,光是弄明白这些概念已经够头大的,更别提自己动手测量了。这个复杂的“公摊面积”,于是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比如,物业管理所有的费用本应面向室内部分,但物业费却是按建筑面积收的。如果说这尚可接受的话,供暖费也按建筑面积计算实在匪夷所思,因为公摊面积里基本没有供暖设备。
公摊面积里不存在的服务也要收费,如此看来,显然房地产开发商在其中有利可图。
2、公摊面积如何计算?
1、首先要了解公摊系数,公摊系数是一栋建筑的总公摊面积与总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。但公摊系数只针对单一建筑,建筑不同,公摊系数就不一样,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摊系数。
2、公摊面积算法总体公式:分摊面积=各单元的建筑面积×分摊系数(分摊系数=共有建筑面积总和/参加分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)
3、高层公摊面积计算方法:
公摊面积=建筑面积—实用面积(所谓的公摊系数,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);
建筑面积=套内建筑面积+公摊面积;公摊面积=公摊系数×套内建筑面积;公摊系数=总公共分摊面积÷(套内建筑面积×总套数);套内建筑面积=套内使用面积+墙体面积。
4、公摊面积标准:
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、没有底层商铺、底层架空的情况下,公摊系数约在10%-15%;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,公摊系数约在15%-20%,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,约在20%-25%。在签订购房合同时,合同上都会注明房屋的公摊系数范围。房屋面积以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核心测绘部的测绘结果为准,房产证上标注的面积也以此为准。
相关推荐:
金辉弘阳棠院二期临湖别墅,新品预约中
- 公摊面积